端午即將來臨,家家戶戶粽葉飄香,
我家年年都要包粽子的,母親特地手把手教我做好吃的肉粽。
粽子固然好吃,包粽子可不容易,備料更是一大挑戰。
別擔心,跟著超簡單食譜一步步來,一定能做出美味的肉粽。
本文分三部份,備料、包粽子、品嚐,圖很多請慢慢欣賞。
(一)備料
首先,泡粽葉,清洗粽葉,兩面都要刷洗乾淨喔。
麻竹葉的蒂頭在包的時候容易戳破粽葉。
所以建議要拿剪刀把蒂頭剪掉。
糯米要先泡過,今天準備大概包50顆的份量。
泡花生。
將泡好的花生洗淨。
把栗子炸得香香的。
干貝泡軟,干貝不便宜,家裡包肉粽一向不惜工本。
香菇泡軟。
香菇切塊之後炒香,記得泡香菇的水要留下來炒料。
肉要先醃過,用蒜頭和醬油醃,建議半肥半瘦,
根據以往經驗,肉不先炒的話比較不會柴。
泡蝦米。
綠竹筍切塊備用。
菜脯準備好。
現在要來炒最重要的餡料了,粽子的成敗幾乎在此,
餡料炒的香,整體美味就能提昇,而且能融合所有材料的味道。
紅蔥頭需要小火慢炒,逼出香氣,小心不要炒焦了。
紅蔥頭可以前一晚,剝好切成細末,剝紅蔥頭很麻煩,
切紅蔥頭味道又很嗆,幾乎是包粽子最繁複的部份了。
大概炒到紅蔥頭變成透明的程度。
倒入蝦米拌炒。
倒入菜脯。
接著再炒綠竹筍,可加入香菇水一起炒。
起鍋前加醬油和胡椒粉增添香氣,粽子餡料就完成了。
糯米直接下剛剛炒餡料的鍋子,稍微炒香一下。
倒入花生拌炒。
可以加一點香菇水,逼出香氣就可以了。
準備鹹蛋黃約25顆。
鹹蛋黃要清洗喔。
因為這次只用半顆,所以要切,用刀切很不容易,建議嘴巴咬著線來切。
讓高手來示範如何切蛋黃。
切好的蛋黃,母親說這次鹹蛋黃有點不成形,沒關係,美味就好。
準備好包粽子的地方,地上鋪紙以免餡料掉地太油,
綿繩先用開水燙過,掛在椅子的把手上,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。
(二)包粽子
這邊要示範兩種不同的包法,第一個是使用相反方向的粽葉。
記得粽葉光滑的那面要朝內,雙手拿住粽葉,向下折成杯子狀握在手裡。
可以發現這時只能看到粽葉寬寬的部份,尖細的部份被隱藏起來了。
建議外層的粽葉要留長一點,會比較好包,
先把糯米長長地鋪在杯內,用手掌握好粽葉。
填上餡料,平鋪在糯米上。
加上香菇、干貝、鹹蛋黃。
肉一塊瘦一塊肥,如果不喜歡吃肥肉的人,
可以都放都瘦肉,然後在綿繩上打個節作記號。
再放一點糯米就可以將上方的粽葉折下來,大拇指壓好。
將多出的粽葉折好,手部要很穩定喔。
綁粽子是門大學問,不僅手力要夠,還要綁的巧才行。
打個活結就可以了,用相反方向粽葉包的粽子,左右大小會比較平衡。
第二,用粽葉相同方向的方式來包粽子。
大放外,小放內,一樣粽葉向下用雙手折成杯狀。
可以發現,粽葉尖細的部份會出現在杯內。
側面看是這樣子的,個人認為這樣的包法適合新手,因為比較容易 XD
料都放好後,記得拇指和中指握住粽子的「腰」,食指在後面撐住。
折下來的時候,拇指和中指扣住粽葉,「粽耳」要壓實。
用綿繩圈住粽子的「腰」,用力束得更細,
「粽腰」越細,佐料就會融合的越好,味道當然更上層樓。
這裡就是「粽耳」,如果沒有密合的話,
水滲進粽子裡,會降低粽子的風味。
粽葉同方向包出來的粽子,容易一邊大一邊小,但還是很可愛 XD
快鍋放水煮滾後,下粽,煮個45~50分鐘,
因為家裡用的是瑞康神鍋 (KUHN RIKON),所以才能這麼快。
(三)品嚐
令人垂涎欲滴的肉粽出爐了,粽香遠遠就能聞到。
可以發現最上面那顆粽子爆開了,餡料太多粽葉太脆弱或手藝不好,就會爆,
典型「餡料比糯米多」,我家粽子都比大顆的。
打開來了,糯米被煮得晶瑩透亮,水煮南部粽糯米比較軟爛,適合小孩老人吃。
用筷子撥開之後,一股粽香撲鼻而來,左上角的瘦肉完全不柴,
左下角那肥肉險些讓人連舌頭都吞進去了。
栗子噴香,綠竹筍爽脆,香菇碩大肥嫩,干貝滋味無窮,
更別提那蛋黃有多美味了,即使熱量高也要吃。
其實粽子好吃就在於紅蔥頭,把味道整個層次提昇,
我吃粽子不愛加醬,因為原味就好很吃,而且吃了還想再吃 XD
更多食譜推薦